以下是AI老司机统计的2025年一些 AI 技术对就业市场产生影响的具体例子:
传统岗位受到冲击
- 客服行业:某知名电商平台部署的 AI 客服处理效率是人工的 3 倍,准确率达 85%,成本仅为人工客服的十分之一,用户满意度已突破 90%。AI 客服能够准确理解上下文语义,还能根据客户画像调整回应策略,可高效处理大量常见问题,导致人工客服岗位需求减少。
- 法律行业:伦敦某知名律所引入基于自然语言处理(NLP)技术的法律文书智能系统,能在几分钟内完成数百页法律文件的深度分析,提供关键条款摘要,并进行跨案例的逻辑推理,效率提升 50% 以上,使得初级律师的需求显著减少。
- 金融行业:某大型投资机构的 AI 系统能在几秒钟内完成全面的市场分析和风险评估报告,而这项工作传统上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分析师耗费数天时间。AI 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的市场预测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技术的结合,实现了多级市场的全天候监控和预测,使部分初级金融分析师岗位受到影响。
- 交通行业:“萝卜快跑” 在武汉市的全无人订单量爆发式增长,单日单车峰值超 20 单,几乎与传统出租车司机的日均接单量持平。其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的 1/14,用户满意度高达 4.9 分,导致传统网约车司机订单量锐减,收入下降。
新兴岗位得以涌现
-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:据智联招聘数据,2025 年春招首周,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位居行业第一,达到 33.4%,人工智能工程师的求职增速也位居职业榜首,为 69.6%。
- AIGC 应用开发领域:灵动天地 Uniclone 作为一家通过 AIGC 大模型赋能数字内容创作的 AI 应用企业,需要具备 AI 技术商业化转化能力的 AIGC 应用开发工程师等技术人才,以及能够对落地产品的 AI 生成过程进行审美判断、内容鉴别的 AI 美学工程师等复合型创意人才。
- AI + 医疗领域:AI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,催生了生物信息学专家和 AI 建模工程师等岗位。如 AI 制药公司英矽智能公司(Insilico Medicine)通过 AI 将新药研发周期从传统的 3 年到 5 年缩短至 18 个月,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推动业务发展。
- 数字内容创作领域:在微短剧行业,出现了 AI 编导、AI 剧本审核等新设岗位,需要能够对 AI 生成内容作鉴别、校对再生成的创作型人才。
特殊人群就业得到帮助
唐氏综合征患者通常就业困难,但在上海 “大咖来了” 饮品店,通过商业 AI 机器人软硬系统生态的应用技术,实现无人化饮品自动制作,唐氏综合征患者借助 AI 机器人辅助,成功当上店长,开启职业生涯,拓展了特殊人群的就业领域。